在風靡全球的小說《哈利波特》中,幾乎每集均有蛇的蹤跡。蛇在書中代表邪惡,也是佛地魔的象徵。就若干宗教文化而言,蛇也是邪惡力量的象徵。事實上,每當我們看到蛇時,多數人會覺得受威脅。人類的恐懼其實源於無知及了解不深,你有否想過為何會怕蛇?
其實,香港大多數蛇種都非常害羞。牠們只在感到受威脅時,才會試圖襲擊人類。由於蛇類對聲音和地面振動極為敏感,因此往往在被人發現前,早已溜之大吉。
於本港棲息的蛇類有超過50種。在14種有毒的本土陸棲蛇類中,只有8種會使被咬傷者在未獲及時救治的情況下死亡,當中包括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和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其餘6種有毒的蛇類,例如大家熟知的青竹蛇(Trimeresurus albolabris),只會釋出毒性較溫和的毒液,很少致命。此外,有些蛇的外表看來很相似,例如無毒的翠青蛇(Ptyas major)跟青竹蛇都是淺綠色,而且大小相約,因此經常因被誤認是後者而遭打傷或打死。
就生態角度而言,蛇類能平衡食物網,從而使生態系統正常運作。牠們既是鷹和貓頭鷹等動物的獵物,也獵食多種昆蟲及小型哺乳動物,因此有助控制蟲害。在某些地方,如果沒有蛇類獵食鼠類,老鼠便會大量繁殖,造成鼠患。
蛇類常為人誤解,加上社會急速發展,正面對莫大威脅;種群數目亦大量減少。在香港,主要威脅來自人與蛇之間的衝突、棲息地遭破壞,以及在馬路被輾斃。日後如遇蛇類,請勿「打草驚蛇」,應靜靜離開!請緊記,蛇類更懼怕人類。蛇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侵佔」了原屬大自然的地方,實不應反客為主;更應盡力與牠們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