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位處潮間帶和河口而經常受到水淹和鹽度變化影響,紅樹林發展出獨特的生態系統,孕育出各種具特色的海岸植物,當中除了較為人熟知的「真紅樹」外,還有「類紅樹」。類紅樹與真紅樹不同,它們沒有獨特的構造適應潮間帶的環境,因此主要生長於後灘、甚少被潮水淹浸的環境。你知道一些類紅樹的形態竟與一些生長於市區和郊區的植物非常相似,令人難分「真與假」嗎?
例如屬馬鞭草科的苦郎樹(Clerodendrum inerme)長有由三朵白色小花所組成的聚傘花序,外形上與茉莉(Jasminum spp.)非常相似,因此苦郎樹又名假茉莉,但細心觀察,苦郎樹的白色小花上有四條細長呈紫色的雄蕊與雌蕊一同伸出花冠外,我們憑藉這個特徵就能辨別「真假」茉莉。
若你在漫遊紅樹林時看到酷似杧果的果實,切忌因貪吃引致禍從口入,皆因它不是美味可口的杧果,而是含劇毒的海杧果(Cerbera manghas)。海杧果屬夾竹桃科,尚未成熟的果實呈綠色,外形與真正的杧果很相似,成熟時則轉為鮮艷的紅色,仿佛暗示它蘊藏的危險。海杧果全株皆帶有毒性,誤服輕則引起噁心、嘔吐、頭痛,重則可以致命!真正的杧果樹較海杧果樹高大,葉呈長圓狀披針形至長圓形,而海杧果的葉則呈橢圓形至倒卵形。辨別「真假」固然重要,但「眼看手勿動」才是避免中毒的上策。
屬露兜樹科的露兜樹(Pandanus tectorius)亦是類紅樹中幾可亂真的佼佼者,它的果實由多個小核果聚生而成,聚合果成熟時會由青綠色轉為橙紅色,外形和顏色與菠蘿如出一轍,因此露兜樹的別名為假菠蘿。不同於海杧果,露兜樹的根部可入藥,有清熱解毒之用。
下次到訪紅樹林時,不妨細心觀察這些生長在後灘的類紅樹,看看你又是否能從它們的特徵中辨別「真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