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冬日清早來到水口的沙坪,或會看見一群長有棕色或灰色羽毛的水鳥晃動著腦袋,在岸邊覓食。這些雀鳥之中有很多是原居北方的候鳥,牠們每年為躲避當地的嚴冬而離鄉別井;其遷徙走廊的最北端涵蓋由俄羅斯至阿拉斯加的地帶,南至澳洲和紐西蘭。如此漫長而艱辛的旅程中,牠們需要中途停下補給能量,香港正是牠們的「加油站」。
香港其實並非很多鳥類的原居地,但正如每年世界各地有大量遊客到訪本港,很多鳥類也喜歡千里迢迢到香港過冬或稍作逗留。牠們的祖先將遷徙路線傳承下來,把合適的生境選為中途站,使子子孫孫在艱苦的旅途中能有進食及休息的地方。水口沙坪環境舒適,又有豐富的食物,自然成為牠們理想的避風港。
每年冬天,水口沙坪都會為這些遠道而來的小客人準備豐盛的「佳餚」,在該處生長的大量水生無脊椎動物、魚類和底棲生物都是水鳥主要的食物來源。為了享受多種美食,水鳥的喙經過演化,變得非常適合捕食海鮮。例如,中杓鷸 (Numenius phaeopus)細長的喙,可以探入沙中捕捉蠕蟲,而環頸鴴(Charadrius alexandrinus)和翻石鷸(Arenaria interpres)則能利用有力的喙快速啄向沙坪表面,捕食螺類、螃蟹和擱淺的魚等。
別看水鳥覓食時好像心無旁騖、鎮静自如,牠們其實很害羞,容易受到人類活動干擾。就像大多數人不願意光顧嘈雜擁擠的餐廳,水鳥也會完全避開受人為干擾的天然覓食點,或者變得更為小心翼翼,減少覓食時間。人類活動,例如水口近期變得熱門的休閒掘蜆和風箏衝浪,也導致水鳥的食物供應急速減少。
讀到這裏,你應該能明白水口沙坪作為遷徙水鳥的中途站或越冬地點,對牠們有多麼重要。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在海邊享樂時盡量減少對環境和潮間帶生物造成的「滋擾」,讓這群自北方遠道而來的訪客能繼續把香港當成寒冬的理想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