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移民,並不稀奇。不過,大家有沒有聽過原來蝴蝶都會「移民」?

在講解蝴蝶如何「移民」之前,要先談溫度。寒流襲港時,我們總有方法禦寒,例如開暖氣及穿羽絨外套等。在大自然生活的蝴蝶,看來脆弱無比,到底是如何抵禦冬日的寒氣呢?

與哺乳動物和鳥類不同,蝴蝶必須依靠外來熱源保溫。因此,對蝴蝶來說,寒冷的冬天是莫大考驗。為求生存,蝴蝶歷經演化,以應對難熬的冬季。有些蝴蝶會休眠,各自以卵、幼蟲、蛹或成蟲形態度過寒冬,一切視乎物種而定。由於並不活躍,這些蝴蝶在冬季較為少見。

另一些蝴蝶則有季節性遷移習性。細小的蝴蝶看似弱不禁風,卻具有超凡的飛行能力,能千里迢迢「移民」到溫暖地方過冬。牠們在冬季會聚集一處,場面極其震撼。在越冬地點,成年蝴蝶會在遮風處擠在一起互相取暖,以保存能量。待到氣溫回暖的晴天,牠們便會展翅飛翔,享受冬日的日光浴。在北美的某些地方,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帝王蝶聚集,已成當地的重要旅遊景點。

在進行生態調查期間,我們曾發現有逾200隻斑蝶在貝澳聚集,當中大多是虎斑蝶 (Danaus genutia) 。此種蝴蝶鮮橙色翅膀上帶有黑色翅脈,就像老虎斑紋一樣。除了貝澳外,香港有些地方也有越冬蝴蝶聚集,例如小冷水。每年在同一地點聚集的越冬蝴蝶數量都可能有所改變,難以預測,有些地點的蝴蝶數量甚至曾大幅減少,原因不詳。

有關越冬蝴蝶的聚散機制,尚有許多不解之謎。要就越冬地點蝴蝶數量的變動作結論,實在言之尚早。可肯定的是,我們必須保育有關越冬地點,以免蝴蝶棲息地受人為破壞及干擾。既然我們這一代人有幸目睹此壯觀迷人的自然現象,便更應加倍努力使其永續永存,好讓子孫也能一飽眼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