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淡水沼泽是最宁静的地方,水土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这个珍贵的生态系统具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它们同时对人类也有莫大裨益,例如保护及改善水质、为鱼类提供苗圃、存储洪水等等。
不幸的是,宝贵的淡水沼泽生境在世界各地受大量人为活动干扰,以香港尤然,当中包括堆填活动、环境污染和若干不可持续的康乐活动。虽说如此,淡水沼泽日渐消失,并非全是人类责任,自然演替亦是原因之一。例如,在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水口有大量稻田遭废弃,导致整片低地平原都为沼泽复盖。事实上,在1980年代至2017年期间,尽管城市发展步伐急速,但水口的淡水沼泽大多可得以保存。可惜的是,由于自然演替,水口的沼泽面积每五年便减少约15%。
到底自然演替是如何发生的呢?由于土壤自然流入,有机物令植物残株堆积起来,吸收了地面水份,因此限制了水份流到沼泽内其他地方,令致沼泽土壤越来越干涸。因此,昔日广阔的沼泽栖息地最终为季节性湿草地和茂密的灌木林取代。
那么,淡水沼泽地面积减少,究竟属自然现象还是受人为影响?无论如何,乏人管理的沼泽难免会消失。因此,要维持这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施行积极的湿地管理,包括修复生境及管理水源分配,至为重要。由此可知,淡水沼泽犹如香港「未经打磨的钻石」。下次探索淡水沼泽时,不妨领略箇中奥妙之处并传扬开去吧!
更多来自爱护自然的生态网志